来源:宝创日期:2023-09-06(571)
“名符其实”的冠状病毒
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,是一类具有包膜且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,直径约80~200nm,基因组全长为27-32kb,是目前已知RNA 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[1]。电子显微镜下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明显的棘突,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,故名为冠状病毒。
家族兴旺的冠状病毒
冠状病毒根据血清型与基因组特点可分为 α、β、γ、δ 4 个属,目前能感染人类致病的7种冠状病毒为 α、β 两大属,既包括危害较大的SARS-CoV、MERS-CoV和SARS-CoV-2,还有最常引起感冒的:HCoV-229E、HCoV-OC43、HCoV-NL63和HCoV-HKU1[2]。主要特点如下表1:
易传播易消灭的冠状病毒
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,经喷嚏、咳嗽、说话时喷溅出来的飞沫进行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传播。
病毒对热敏感,且紫外线、来苏水、0.1%过氧乙酸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。
四季均可见的流行病学
冠状病毒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广泛流行。人群普遍易感,大约10-30% 的冬季上呼吸道感染由冠状病毒引起,是引起普通感冒的第二大病因。一项针对中国广州11399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7 年间的数据显示[3],HCoV的感染率为4.3%。其中最常见HCoV 菌株是 OC43(3.0%),其次是 229E(0.6%)、NL63(0.5%)和 HKU1(0.3%)。HCoV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模式(图2),总体患病率在春季和秋季趋于最高。
图2 2009-2016年HCoV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季节性分布
其不同亚型的易感季节略有差异,导致不同地区流行特点具有差异性[4]。229E与OC43感染有一定周期性,一般间隔2-3 年出现1 次较大规模的流行,并且有交替流行的现象。一项研究发现[5],在我国华中地区,229E、OC43和NL63主要在冬季流行;而HKU1则是冬春季高发。
冠状病毒:小病大病通通会
冠状病毒通常只引起轻度上呼吸道疾病,同时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原体。但在婴幼儿、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,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[6]。除呼吸系统疾病外,它们还可能导致肠道和神经系统疾病。
病毒的不同型别致病力不同,引起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。
研究表明[7],HCoV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,4种不同亚型的HCoV均可引起发烧、咳嗽、气喘、呼吸困难、鼻炎、咽喉痛、肌痛等症状。其中,66.6% 的呼吸困难症状是由229E引起的;大多数发烧和肌痛的症状由HKU1引起;腹泻仅在感染NL63的患者上发生;而紫绀仅在感染OC43的患者上发生(图3)。
图3 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症状分布情况
229E和OC43感染通常引起普通感冒,是一种自限性的上呼吸道感染,少部分病例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[8-9]。
NL63与喉气管炎(哮吼)也有相关性。多变量分析显示,NL63阳性儿童发生哮喘的几率是NL63阴性儿童的6.6 倍[10],感染NL63可引起患儿哮喘加重。
表2 与哮喘相关的呼吸道病毒
HKU1 不仅可引起轻微上呼吸道疾病,也会引起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,是引发幼儿急性哮喘发作的潜在病因[11];在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患者中可引发重症肺炎甚至死亡。同时 HCoV 感染也会增加儿童高热性惊厥的发病率[12]。
HCoV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,其感染人群广泛,包括婴幼儿、儿童、成人和老年人。在特殊人群中:婴儿、老人和免疫受抑制者等,会引起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甚至死亡。
在疑似呼吸道感染人群中重视和加强HCoV检测,才能做到早发现、早鉴别、早治疗。防止出现大范围的感染和进展为更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。